家長要教導孩子學會分辨,追求有益的事
每個孩子都會追求優越感,而家長和老師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有價值、有益的方向,並確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給他們帶來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,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災難。那麼如何判斷追求的方向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?那些不僅對自己有益,同時也對社會有價值的行為或方向,無疑可以被認為是有益的。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很容易偏離正確的方向,比如有的孩子為了在一款遊戲中打敗別人、取得更高的等級,而在電腦前廢寢忘食地「苦練技術」,這也是一種對優越感地追求,但過分地玩遊戲明顯對自身是不利的行為,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,還會耽誤學習等更重要的事。
教育者要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,加強孩子對社會價值的認同感。否則,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可能就會偏離社會價值觀,最終演化為問題兒童。
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,遇事不只看錶明另一方面,從辯證的角度來看,沒有任何一種行為是絕對有益無害的。行為導致的結果也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之後才會逐漸顯現。所以我們經常沒有機會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,這就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歸因,很多兒童甚至是成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歸咎於剛剛發生的事,但很多時候問題的種子早在很久前已經埋下了。所以有必要教導兒童不要將生命中的經歷看成獨立事件,任何事件都是存在於自己整體生命的背景之下,孩子想要解釋當下的事情,只有將以往的事情聯繫起來才能得到結果。孩子只有明白這個道理,才能更好地把控自己人生的方向。
懶惰的孩子也沒有放棄對優越感的追求,原來是他們心裡在打小算盤
個體心理學認為,孩子天生都有一種追求優越感的心理需求,但從表面上來看,懶惰與似乎與這個觀點相矛盾。但其實兒童可以從自己懶惰的表現中享受到很多好處。
首先,他們不必背負別人對他們的期望,即便他們沒有什麼成就,別人也不會過分苛責他,不會指責孩子的愚笨,而且孩子的家人通常會說:「這孩子如果不懶惰,就沒有他幹不成的事。」相比於愚笨,孩子還是更喜歡懶惰的評價。這類孩子一旦通過努力取得了哪怕很微小的成就,就會和他之前的毫無建樹形成鮮明的對比,因此會獲得極大讚賞。另一方面,孩子通過懶惰還可以吸引別人的關注,至少他的父母會為他操心。除了懶惰,還有些類似的行為,也可以當做孩子為了獲取特權而採取的小手段。比如有的孩子會通過裝病來逃避學校的學業任務;還有些孩子在考試的時候情緒緊張,是因為他們覺得教師會因此多給他們一些照顧;另外一些孩子則通過哭泣來迫使家長妥協。
參考書籍:
阿德勒,《兒童教育心理學》
養育孩子,不懂心理學怎麼行-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
家長要教導孩子學會分辨,追求有益的事
每個孩子都會追求優越感,而家長和老師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有價值、有益的方向,並確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給他們帶來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,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災難。
那麼如何判斷追求的方向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?那些不僅對自己有益,同時也對社會有價值的行為或方向,無疑可以被認為是有益的。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很容易偏離正確的方向,比如有的孩子為了在一款遊戲中打敗別人、取得更高的等級,而在電腦前廢寢忘食地「苦練技術」,這也是一種對優越感地追求,但過分地玩遊戲明顯對自身是不利的行為,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,還會耽誤學習等更重要的事。
教育者要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,加強孩子對社會價值的認同感。否則,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可能就會偏離社會價值觀,最終演化為問題兒童。
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,遇事不只看錶明
另一方面,從辯證的角度來看,沒有任何一種行為是絕對有益無害的。行為導致的結果也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之後才會逐漸顯現。所以我們經常沒有機會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,這就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歸因,很多兒童甚至是成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歸咎於剛剛發生的事,但很多時候問題的種子早在很久前已經埋下了。
所以有必要教導兒童不要將生命中的經歷看成獨立事件,任何事件都是存在於自己整體生命的背景之下,孩子想要解釋當下的事情,只有將以往的事情聯繫起來才能得到結果。孩子只有明白這個道理,才能更好地把控自己人生的方向。
懶惰的孩子也沒有放棄對優越感的追求,原來是他們心裡在打小算盤
個體心理學認為,孩子天生都有一種追求優越感的心理需求,但從表面上來看,懶惰與似乎與這個觀點相矛盾。但其實兒童可以從自己懶惰的表現中享受到很多好處。
首先,他們不必背負別人對他們的期望,即便他們沒有什麼成就,別人也不會過分苛責他,不會指責孩子的愚笨,而且孩子的家人通常會說:「這孩子如果不懶惰,就沒有他幹不成的事。」相比於愚笨,孩子還是更喜歡懶惰的評價。這類孩子一旦通過努力取得了哪怕很微小的成就,就會和他之前的毫無建樹形成鮮明的對比,因此會獲得極大讚賞。
另一方面,孩子通過懶惰還可以吸引別人的關注,至少他的父母會為他操心。
除了懶惰,還有些類似的行為,也可以當做孩子為了獲取特權而採取的小手段。比如有的孩子會通過裝病來逃避學校的學業任務;還有些孩子在考試的時候情緒緊張,是因為他們覺得教師會因此多給他們一些照顧;另外一些孩子則通過哭泣來迫使家長妥協。
參考書籍:
阿德勒,《兒童教育心理學》